在防水材料市場中,我國也從單一的以紙胎油氈為代表的傳統防水材料發展為5大門類幾十個品種的新型防水材料體系,產品的種類和規格基本上涵蓋了世界范圍內發達國家的主要產品品種和規格,產品質量及技術水平不斷提高,以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 B S)改性瀝青防水卷材為代表的新型防水材料在建筑領域被廣泛應用,但防水造價只占整個工程總價的1%~3%,這與發達國家近10%的防水占比仍然相距甚遠。
一、建筑防水材料性能及其特點
建筑物與構筑物在使用過程中,都會受到各種自然因素的影響,并且建造形式和防水部位不同,所受的影響因素也不同。如建筑屋面防水層長期暴露于自然環境中,受雨、雪、風、霜、紫外線以及空氣污染物的侵蝕;建筑物地下部分不但長期處于水環境中,而且還要承受不均勻沉降的反復作用;而橋梁則是要承受頻繁交通載荷的反復應力作用。因此,用于建筑防水的材料,不僅需要具有抵抗復雜應力作用下的力學性能,同時還需要保持在各種自然因素長期影響下綜合性能的持久穩定,即人們常說的耐久性。
1.耐水性
耐水性是防水材料必須具備的功能,指對水基本不吸收,在水的長期侵蝕和微生物作用下保持性能穩定,在水的壓力作用下具有不穿透性能。透水率和吸水率是表征耐水性能優劣的典型指標。
2.抗裂性
抗裂性是指防水材料在非恒溫環境中,基層收縮或開裂引起的變形以及應力變化、載荷和沖擊等作用下不開裂的性能。優好的抗裂性要求材料具有較高的拉伸強度和抗撕裂強度,并具有較好的斷裂延伸性和柔韌性。
3.溫度適應性
溫度適應性是指材料在較寬的溫度范圍內具有穩定的物理力學性能、化學性能和施工應用性能。耐熱度和低溫柔度是表征溫度適應性的典型指標。
4.耐久性
材料耐久性就是材料在多種環境因素下,能長久保持性能和功能。導致材料老化有多種因素,如溫度交替變化、紫外線、臭氧,以及酸雨、鹽霧等化學介質及微生物與各種應力作用等。
5.可操作性
可操作性即材料按一定工藝流程施工于需要防水部位的性能,可操作性包括:施工方便、操作容易、對環境適應性強、與防水基層及相鄰部位材料相容性好等。
6.環保性
環保性即材料的生產、施工和防水工程中,對環境不污染,對人體健康無危害。
防水材料的6個方面性能互相聯系、互相制約,在研究材料性能時往往要把各方面性能聯系起來統一考慮。
隨著防水領域的不斷擴大和科學技術的發展,新的防水材料品種不斷問世,防水材料由20世紀80年代以前的較少品種,已發展成為多門類多品種的多元化產品結構。不同類型和品種的材料性能和功能都不盡相同。目前,防水材料的分類方法很多,從不同角度和要求有不同的歸類形式,如按材料劃分為柔性材料、剛性材料;按材料形態劃分為卷材、涂料、密封膠材料及制品型材料;按基本組成可劃分為瀝青基材料、合成高分子材料、水泥基材料。各種材料都可按類別、品名和原材料性能細分。防水材料分類的目的是理順材料的類別、屬性、品種、性狀、功能、材料組成和性能指標要求以及相互之間的關系,為各類防水工程的選材提供便利。